乐彩网17500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

发布时间:2023-12-11

阅读:

2014年,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21年4月在考察清华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2023年,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并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人民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为榜样,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承载着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浸润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当代中国伟大师魂和教师职业精神的提炼升华,又是对千百年来一代代师道传统的继承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从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弘扬教育家精神,把新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和期待提到了全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乐彩网17500好老师、“大先生”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寄托着党和人民对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殷切期望,引领着我国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建设的根本方向。时代需要教育家精神,时代期待和呼唤培养造就乐彩网17500的好老师、“大先生”。

什么是“大先生”?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大先生”,第一,意在强调铸魂育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示范指导学生为学、为事、为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大先生”。第二,意在强调学问品行。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要做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兼备于一身的“大先生”。要确切地给出一个定义,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当前结合教育家精神的学习体悟,理解和把握“大先生”的蕴涵和显著特征,大家见贤思齐,可能会更有现实意义。

“大先生”有哪些共同的显著特征?我想,“大先生”并不必然与某一层级教育、某一层级职位或称号相联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师者就是“大先生”。“大先生”称道的是一种志向、一种境界,是一种情怀、一种高度、一种气质、一种精神风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效仿的榜样和典范。在我国教师队伍中,在我们所景仰、所了解的优秀教师、名校长、知名学者中,远的如蔡元培、陶行知先生,近的如霍懋征、黄大年、潘懋元、张桂梅、于漪、顾明远、李希贵等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先生”。“大先生”志向之大、思想境界之大、格局之大、学问之大,令人景仰。但好老师、“大先生”也绝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学校都需要、也都有好老师、“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贯穿教育系统每一个神经末梢,贯穿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平凡岗位和日常工作之中。

“大先生”是一种志向、一种信念。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大先生”心怀国之大者,传道授业解惑,每以天下为己任。“大先生”有自己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有成功的教育实践和丰富经验,是名副其实、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他们抱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衷与信念,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命不止、躬耕不已,矢志不渝、无怨无悔,为赓续国脉培养人才。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可贵实践也融入了教育思想的宝库。对于“大先生”来说,追求高尚不需要任何理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大先生”是一种境界、一种典范。“大先生”是经师,又是人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师者的信念、师德风范,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之说。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主张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当人师。这一中华文化中的师道传统,今天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精辟阐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社会楷模。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服人。好教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大先生”,我们的学生才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先生”是一种情怀,一种理念。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教师,须激情似火,教育是爱的事业。“大先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作用,是通过仁爱之心传递实现的。炽热的家国情怀,爱学生、爱孩子、爱教育的职业本能,是他们作为师者无悔于人生的动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严慈相济,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大先生”是一种格局、一种高度。“大先生”是卓越教师,又是造诣精深的专家,是教师与专家的统一。与一般的专家学者不同,他们深知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和区别,勇毅面向不确定世界,教授确定的知识,探究无限可能的未来,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大先生”不乏独立的见解和探索创新变革精神,也并不排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风格,同时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知必须承认约束条件,如何契合社会的需要和职业道德规范,将理想与现实、个性与共性要求结合得恰如其分。

“大先生”是一种胸怀、气度和素养。“大先生”是循循善诱的导师,又是孜孜不倦的学生,是终身学习、探索创新的典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越是大家,越是平易谦虚,永不满足,时时反省,孜孜不倦。因为他们站在人类知识谱系的高端与学科发展的前沿,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深谙“生有涯知无涯”的道理。“大先生”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他也许并非一定是一个完人,但不妨碍他一生追求真理、锐意创新,宽厚包容而又是非分明。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回忆起“塑造品行的先生们”时,说他们既是师,亦为学,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他们塑造的是品格、品行、品位,教授的是为学、为事、为人,只有一代又一代不断涌现这样的好老师、“大先生”,我们的民族才有不断走向光明的希望。

如何培养或者促进“大先生”的成长?有人说,好教师、“大先生”是成长发展起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事实上,两者并不抵牾。培养“大先生”需要顺应改革发展大势,并遵循教育规律与教师成长发展规律。《论语》里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都要经过刻苦学习和“事上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日积月累、知行合一的成长过程。从新手教师到熟练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好老师、“大先生”,都是在自身长期努力基础上成长发展起来的;同时,好老师、“大先生”也是培养教育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濡浸渍、养成教育的氛围,严格的教育训练、丰富的实践锻炼,以及各级政府、组织、社会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可以说是教师培养的中国经验。高校中具有学科影响力感召力的领军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需要久久为功。要依托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凝聚学科实力,锤炼学术水平,激发创新活力,集聚优秀人才。要特别注重青年才俊的发掘和培养锻炼,加强思想引领和学术训练,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支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成为未来的“大先生”。“大先生”就在我们的教师中,不是可望不可及。在“大先生”的成长中,个人努力与系统的培养教育,哪一方面都不能付之阙如。

培养乐彩网17500好老师、“大先生”,需要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撑。打造我国重要教育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不可或缺。忽视师范教育的价值,是不懂教育规律的表现。国家持续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师范生公费教育、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已是大见成效。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简称“双名计划”)和2023年教育部出台的“国优计划”,对好教师、“大先生”的培养,无疑是进一步的支持与激励。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为高素质教师培养贡献力量,是建设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支持保障和相应的政策激励。要通过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激励、完善发展机制,支持培养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功教改实践、发挥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教师选拔是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一要严把师范生入学环节。二要严格教师准入机制。仁爱之心是教师养成教育的核心。当教师首先要爱孩子、爱教育,而不仅仅为稻粱谋。当年国家制定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就是选择和鼓励爱学生、爱孩子、爱教育的好学生学师范,然后把好学生培养成好老师。没有特别的爱心耐心,没有长期从教的思想准备,冲着公费读师范是盲目的。所以,公费师范生教育设置自愿选择、提前录取、面试等环节,同时,入学后还有二次选择。三要以“四有”好老师为依据,修订完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制定卓越教师标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乐彩网17500好老师、“大先生”,需要更好的制度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在逆境下或不理想的制度环境下,好老师、“大先生”可能是个别或少数现象。在好的制度环境下,好老师、“大先生”会成批涌现。各级政府部门要从人才引领发展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各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瓶颈,推进落实和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排解教师的急难愁盼,不断完善教师管理服务、提高教师待遇保障,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平台,为教师队伍成长发展营造健康生态环境。要把握教育规律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区别不同阶段、不同院校、不同地域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要坚持思想引领、价值观导向和政策激励合力推进,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用人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和薪酬改革。高校“准聘-长聘制”改革要与破“五唯”改革相衔接,实现竞争性与稳定性相统一。减轻教师负担,解放学术生产力,保障教师安心从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发人才成长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形成新时代好老师、“大先生”成长发展的长效机制。

培养乐彩网17500好老师、“大先生”,需要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重教不尊师不符合教育规律,不是适合好老师、“大先生”产生的土壤。教育变革的时代,是需要和呼唤“大先生”的时代,也是产生“大先生”的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家精神的激励感召下,自强不息,自警自励,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养成教育中涵濡浸渍,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社会楷模。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对随意贬低教师、恶意诋毁教师的行为坚决打击,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声誉。尊崇人民教师、向往“大先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让教师真切感受到职业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大先生”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说到底,这是国家兴衰成败之所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之所系。

(作者:管培俊,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2021-2022 山东德州学院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